慧通香学
当螺钿遇见香炉
来源:慧通香学研究院发布时间: 2016-11-12

慧通香学研究院与您分享香具知识:



螺钿,又称螺甸、螺填、钿嵌、陷蚌、钿螺、坎螺、罗钿,名称多样,为中国特有之传统工艺。



古人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、花鸟、几何图形或文字等的薄片,镶嵌于器物表面,形成天然亮丽的装饰效果。举凡漆器、家具、乐器、盒匣、盆碟等诸般用具,饰之以螺钿工艺,便有独具一格之奇幻艳丽的魅力。



螺钿工艺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便已流行。20世纪80年代初,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玻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不少西周嵌漆器,其中1件“西周彩绘兽面凤鸟纹螺钿漆缶”,为迄今为止所知较早的螺钿漆器。



至唐代,螺钿工艺已相当成熟,尤其铜镜漆背螺钿,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“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”,即为唐代螺钿工艺精品。



明清漆器冠绝古今,涌现大量制漆名家,螺钿之亮丽与漆器之沉厚互为映衬、相得益彰,被广泛使用于漆器制品上,倍显美感。明清时期的螺钿工艺,有厚螺钿和薄螺钿之分。厚螺钿为北宋以前常见,北宋时,薄螺钿开始出现,于南宋、明、清时期渐趋流行。杨明(明天启年间著名漆工)注《髹饰录》螺钿条说:“壳片古者厚,而今者渐薄矣。”王世襄先生认为,依据《髹饰录》年代考证,北宋以前可谓“古”,以后则谓“今”。



明清时期的厚螺钿大多用于大型家具上,而薄螺钿则纤巧精工,与金箔嵌贴、金银嵌等工艺同时运用,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。所谓“百般文图,点、抹、钩、条,总以惊细密致如画为妙”,杨明注《髹饰录》则说:“壳色有青、黄、赤、白也。沙者壳屑,分粗、中、细,或为树下苔藓,或为石面皴文,或为山头霞气,或为汀上细沙。”



总之,明清螺钿工艺器物呈一时繁荣,其代表性人物,便是明末清初螺钿巨匠江千里(字秋水),作品风靡当时,所谓“杯盘处处江千里,卷轴家家查二瞻”。



螺钿工艺的独特美感用在香炉制作身上,也倍显香炉庄重静穆的气质。磨光成厚度仅在0.5-3毫米左右的贝壳类薄片,装嵌在漆器物上,细细拼接成各种花草树木、山水亭台、人物故事图案,五光十色、细密铺展,使香炉显现另一番独具诗意的美感。值得一提的是,螺钿工艺传入朝鲜和日本后,纤细的日本民族似乎尤其喜欢这种工艺,因此日本香道中,更常见有许多螺钿香炉,其造型雅致,工艺精美,具日本特色。



文字为慧通香学研究院原创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尊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