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通香学
根据时节来用香
来源:《安邸AD》2周年专刊发布时间: 2013-04-24

 

新年: 柏香

枝叶清芬的柏树被视为香洁之木,是古代制香的重要原料,柏子、柏叶、柏木、树脂等皆可入香。旧俗除夕时挂灯贴红,必先在炉内烧柏叶、苍术等,名曰“煨岁”。直至清代,宫廷和民间都保留着春节焚柏香的传统,有尊敬地送走旧年,迎接新年的美好寓意。

 

上巳: 兰草

中国自古有在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当天“修禊”之俗。所谓“修禊”,是指上巳节这一天,人们来到水边洗手洗脚、沐浴更衣,并用香草蘸水洒在身上,以达到去宿垢、除旧病的目的。书圣王羲之著名的《兰亭序》写的就是“兰亭修禊”时的情景。中国人当时沐浴所用香草种类颇多,如兰草、白芷、茅香花等都在这天常用,由此形成习俗。

 

端午:

艾是国人最早应用的香草之一,它除用于燃烧熏香、制作香囊等功用外,更常用于中医之“灸”。古人说,北方天气寒冷,人们的住所也比较脏乱,特别适宜用艾灸。而在端午节,人们也习惯通过悬挂、佩戴和焚烧艾草,来达到驱疫避瘟的目的。

 

中秋: 黄熟香

焚香伴月是古代文人的一大雅事,如宋代学者徐铉便每遇月夜,露坐中庭,焚好香一炷,澄心伴月,并把自己所制之香称为“伴月香”。而在民间,广东一带,每逢中秋月圆之夜,人们更有“熏月”的习俗,即是在中秋节这一天彻夜焚烧沉香中油脂含量较低的一种香黄熟香,来达到“熏月”的目的。

 

重阳: 茱萸

唐代诗人王维在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中写道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除登高、饮菊酒等风俗外,还要在身上插茱萸或佩戴茱萸香囊。茱萸雅号“辟邪翁”,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。